怎么贴秋膘 贴秋膘是什么节气的风俗
膘,指的是皮肤和肌肉之间的那层皮下脂肪,贴膘就是长肉的意思。古时人们难得吃肉,体内缺少“油水”;再加上夏季新陈代谢旺盛,没有空调电扇,食欲不振,皮下脂肪又削去一层。等到秋天食物丰富,食欲恢复,就提醒自己多吃,让身体增加营养、储备脂肪,以抵御冬季严寒。“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贴秋膘是什么节气的风俗?
立秋这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立秋,虽然谓之“秋”,但却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从前人们因为夏天天气太热,农活儿太累,消夏的能力有限,常常热得没有食欲,也没有睡意,所以日渐消瘦,没精神也没力气。立秋之后,得多一点油水,赶紧找补回来。这一天,即使是普通人家,也会吃炖肉、烧排骨、炖肘子、白切肉、红焖肉、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等,尤其要给壮劳力补补身子。秋季进补不要过多地食用温热食物或者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贴秋膘”是否等于多吃肉?
“贴秋膘”进补不等于只增加肉类、脂肪等的摄入“以肉贴膘”,而要结合自身营养状况,吃得健康。中医认为秋天比较燥,肥腻的肉类、油炸食品不宜多吃,防止“上火”和消化不良。秋天更建议平补,可选择百合、山药、红枣、莲子等具有健脾、养胃、润燥等特点的食物。此外一些地方有“啃秋”的习俗,如在立秋当日吃西瓜等。立秋后天气转凉,不再适合吃太多西瓜这类寒凉的水果,以免对胃肠产生刺激。虽说立秋节气已至,可仍处于“三伏天”中,天气仍较为炎热,人们“贪凉”的行为随处可见,例如对空调的过度使用、饮食上“食寒饮冷”等,建议不要贪凉,避免影响脏腑自身的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