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上市(企业如何上市融资)
改革深化提升,国企如何推进上市公司改革?请深刻理解政策三部曲
知风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我国拥有超过1300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央企范围内上市公司440家。
“中央企业上市公司贡献了央企系统约65%的营业收入和80%的利润总额。”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四十年来通过“经营市场化”先走出第一步,三十年来再通过“产权清晰化”迈开第二步,过去十年来继续通过“治理法治化”跨出第三步。拾阶而上,不断登高。
我们所看到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几个数字,都是这场历史改革进程的缩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改革潮流一直奔腾向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经营市场化和产权清晰化改革的最大成果之一,也必然在治理法治化的新阶段,肩负更为重大使命。
企业如何上市(企业如何上市融资)
2023-2025年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有企业要践行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作为上市公司的1000多家国企,把上市平台做好,将上市公司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充分体现国企的担当、价值,为股东负责,为中小投资者负责,为中国资本市场负责,我们认为就是把经济、社会、政治三元角色都同时体现出来,应该就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最大责任。
既然如此,如何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让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更大作为,通过改革创造更大价值?这个问题需要做做讨论。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政策三部曲
上市公司的改革,建立在法治基础上。《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不断修订和优化,已经奠定了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底座。
除此之外,近几年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持续出台了一些专项的政策要求,需要承前启后,认真学习。
整体来看,2020-2022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三个主要政策推动和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改革深化,我们简称为“上市公司改革政策三部曲”。
哪三部呢?先请看示意图:
1、“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
2020年,为了解决上市公司经营和治理不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仍较突出,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在当年10月份正式印发。
这个国家级的“意见”,吹响了这一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改革的集结号。这份意见,从三个层面上对全国上市公司提出改革要求。
底线:解决突出问题
股权质押、违规担保、资金占用、财务造假、重大突发事件等问题,是影响上市公司公信力和持久性的突出共性问题。意见对于这些问题一一点出,并且部署了原则性要求。
中线:完善机制环境
进一步优化完善资本市场的若干机制,为上市公司提升质量创造更好的环境。这里面就包括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上市公司融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拓展多元化退出、强化上市主体责任等
上线:聚焦治理提升
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内容核心是两项:
第一是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明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界限和法律责任。同时,严格执行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加快推行内控规范体系,提升内控有效性。
第二是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升透明度为目标,优化规则体系,督促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披露信息。
“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从底线、中线、上线分层体系化的部署了我国上市公司解决发展质量问题的各项举措,从中可以看到,优化和强化治理体系,不仅事关现在,也是上市公司继续深化发展必须给出的答案。
2、“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
2022年5月,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方案)正式公布。
方案通过四个方面、十四个专项要求,提出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具体政策要求,可以简称为“四大质量”要求(由兴趣请参考《一张思维导图看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改革,聚焦4大质量,落实14项要求》。
首先是“业务质量”。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效果,让上市公司效率效益类指标优于市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提高自主技术创新。
202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科技投入强度原则上不低于市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全面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开展中长期激励,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其次是“治理质量”。方案要求在五个关键处发力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股权结构改革,主体边界优化,社会责任扩充,全面防范风险,积极信息披露。用一个良好的治理体系,打造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
第三是“平台质量”。平台质量底层是上市公司这种公众公司的特殊投融资能力价值,中层是上市公司平台与企业集团其他公司的关系价值,上层是集团持续利用、优化和新增上市平台的能力水平。
最后是“资本质量”。通过主动接触投资者,把业绩说明会办成例行交流活动,树立科学的资本市场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的努力提升上市公司资本价值。
3、“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
2022年11月,证监会制定发布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简称“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规定了下一阶段开展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的措施部署,范围涵盖了优化制度规则体系,聚焦公司治理深层次问题,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加快上市公司监管转型,加强协作联动等。
从文件政策中可以感觉到,2020年的质量提升政策,关注中心是“治乱”,本次推进到2025年的方案部署,关键是“提升”,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能力持续提升。
上市公司改革,找到发力的四条边线
从2020到2022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改革的政策三部曲接续式出台,足以彰显监管层对国有企业率先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期待,足以清晰政策层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深化价值创造的要求,足以反映社会公众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厚望。
在此环境下,全国1300多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需要采取什么具体行动,来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的新任务呢?
知本咨询认为,结合上市公司改革政策三部曲,有两个基本原则性方向性问题可以明确:
第一,上市公司的改革是综合性、全方位的系统改革,而不是单项、局部或者“贴膏药”的止痛型改革!
不同的市场主体关心的改革侧面不同,有人关心股价和市值,有人关心分红和股权,有人关心治理和管控,有人关心市场和稳定,有人关心风险和违规,这就使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这个特定改革平台承载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多元的期待。
所以,上市公司改革只能从整体出发,系统推进,使得公司可以在一个不断优化的环境里综合性、循序渐进的发展长大,而没法单兵突进,否则就会造成发力扭曲,甚至筋骨折断。
第二,上市公司的改革是让国企更充分融入资本市场的改革,而不是企业自说自话、自拉自唱的单边型改革!
与非上市公司不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社会公众企业,它的存在和每一次改变,都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只是控股股东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全社会的事情。
国企改革从经营市场化开始,深化到产权清晰化,形成了国企面向市场的第一步,从商品市场进入到资本市场。
在新的阶段实现治理法治化,就要进一步深化国企更充分融入社会、融入资本市场,进一步发挥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定盘星作用,进一步发挥我国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所以,上市公司的改革,要考虑全体社会投资者、公众利益诉求,要考虑资本市场的要求和期待,把践行ESG责任、践行国企使命和上市公司具体改革发展措施联动。
在此原则指导下,各家上市公司和国有股东,在设计改革方案当中,建议以“四条边线”为蓝图,结合自身特点展开思考。
知本咨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四条边线建议模型如下,请参考:
底线:可持续发展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首先确保安全可靠,内控完善,能够长治久安,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安全、放心,能够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上线:高质量发展
无论在哪个行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都应该成为上市公司阵营里的标杆和领航者,在财务指标上高于平均,在长期战略方向上引领行业,在治理水平上国内外一流,要用这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给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出考核指标。
左边线:负责任发展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仅要对国有股东负责,也要同时对社会公众负责,在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质量安全的基本领域内做到领先,同时做全市场内信息披露的优等生。
右边线:有价值发展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改革要真正创造价值、贡献价值。通过财务业绩水平持续提高贡献稳定增长的回报,通过品牌塑造强化贡献社会信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充分的外部沟通互动贡献市场认可的上市公司平台形象。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是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的“主菜”之一,是央企和地方国企集团都精心考虑运作的核心工程。一个好的结果取决于好的基础,三部曲政策套餐已经就位,下面就是根据“四条边线”模型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实施。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楼台已起,疾风亦至,下面就请大家行动吧!